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璧山县 > 璧山县习俗 > 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什么圈了那么多年轻粉

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什么圈了那么多年轻粉

发布时间:2022/6/15 16:02:00

朱门大叔

来源

朱门大叔原创出品

近来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在流行躺平的年轻人群体中,电视剧《觉醒年代》备受欢迎。

在“《觉醒年代》为什么圈了那么多年轻粉”的问题下面,获赞最高的回答是:

“一是导演和编剧真的把观众当人看,二是剧中的人正是那个年代的年轻人,我们真的看到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为了自己的理想甘愿抛洒出满腔热血。共情的力量真的很伟大。”

当代年轻人貌似陷入了一种矛盾漩涡:他们一边高呼放下欲望,坚持躺平即是正义,从而对抗碌碌无为的内卷生活。

另一边,他们又被觉醒年代里为理想抛洒满腔热血的年轻人们深深感动,渴望那种为了理想不顾一切的人生状态。

或许他们并非内心矛盾,他们只是没有找到为之奋斗的人生目标,没有看到坚持的意义,没有领略到时间的馈赠而已。

其实,当一个人一旦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自然就懂得了坚持的意义,时间就会给他呈现完全不同的一种绝妙风景。

就如木心所说:“所谓万丈深渊,走下去,也是前程万里。”

就像下面这个腾讯新闻推出的名为《碌碌有为》的短片中提到的人们:

在建党百年的历史里,他们默默地、长久地付出与奉献,不在乎一蹴而就的成功,只在乎兢兢业业的勤勉。

他们都相信,没有什么小事不值得去做,他们的平凡劳碌也终将获得人民和时间的褒奖。

他们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有太多……

01

有这样一个邮递员,他牵着一匹马,独自在雪域高原艰苦跋涉了26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6圈。

在不通公路的20年间,他每年投递各类邮件近万件,从未丢失过一份,投递准确率达%。

今年5月30日,他因病逝世。网友说他“一辈子只做一件事儿,一件值得骄傲的事儿。”

他就是王顺友,一个人,一匹马,一条路……他在“中国最孤独的邮路”上,走出了一个传奇。

王顺友所在的木里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境内多是海拔米以上的高山,这里群山环抱,地广人稀,人口大多分散居住在大山里。

在上世纪60年代这里通讯不便,不通公路、不通电话,甚至连电都没有,通讯全靠邮递员牵匹马徒步发送。

年,王顺友从父亲的手中接过缰绳,走上了这条孤独的邮路,那一年,他才19岁。

途径的全是山路,崎岖不平,稍不留神就会摔倒在地,遇到雨雪天气更是艰难。

然而,最难捱的不是路上的艰辛,而是一个人跋涉的孤独。

路上人烟稀少,村庄和村庄之间距离很远,一眼望去常常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踽踽独行。为了排遣孤独,他只能和马儿说话。

可是这么难走的路,这么多年,他从来没有弄丢过任何一封邮件,也没有延误过任何邮件。

别人问他这么苦,是如何坚持下来的。

他回答说:

“要是生在战争年代,我一定会去当兵,为人民冲锋陷阵。现在不打仗了,把信送好就是为党做事。人总有一死,如果为工作而死,值得。”

因为心中有所坚守,再难的路,再孤独的日子,王顺友都挺了过去。

当你觉得未来迷茫苍白的时刻,当你觉得无力颓废的时刻,当你丧失热情惶惶不可终日的时刻,你是否意识到:相比逃避那些困难,你最需要的是找到内心的坚守。

这世上的事,往往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有了希望。

02

当别人都想离开农村奔向城市的时候,这个86年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就来到了农村工作。

他是从村主任助理开始干起的。初见他时,全村老百姓都一致认为他是个毛头小子,只是来农村走过场,体验一把,并不会真正沉下心来想干事,干实事。

他工作的三铺村是江苏省“有名”的经济薄弱村,年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元。

然而,从年6月,他开始担任该村任职村党总支书记,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鲜切花产业后,三铺村的“奇迹”发生了: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高效设施农业种植,改变了村民传统的作息模式,一年四季“上班”进大棚,天天见收入。

仅仅两年时间,全村贫困家庭全部实现了脱贫致富。

他就是让三铺村村民过上像花一样的生活的大学生村官郝大宝。

为了帮助三铺村脱贫,他先是从思想上引导和教育村民,同时事必躬亲,帮助村民们找发展经济的出路。

在他的努力下,三铺村流转土地亩,贷款搭建花卉大棚栋,帮助村民实现了经济增收。

因优秀的工作表现,他荣获“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荣誉,同年还荣登“中国好人榜”。

工作之初,他说他要让每一个村民都闻得见花香、过得上花一样的幸福美好生活。如今,他不仅做到了,还在努力做得更好。

很多时候,身边的年轻人总是抱怨工作压力太大,抱怨展示才华的机会太少。看了郝大宝的经历,也许我们需要扪心自问:究竟是缺少机会,还是我们缺少踏实耕耘的耐心?

其实,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广阔天地,皆可大有作为。

03

下面这张图,看起来貌似是一条平平无奇的山路。

然而,谁能想象,就是这样一条看起来普通的出山公路,是毛相林带领名村民,花费了7年的时间,硬是用双手在山中凿出了这条长达8公里的公路。

毛相林所在的下庄村位于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被四面千米高山绝壁合围,犹如坐在一口井中,修路难如登天。

由于交通不便,住在“井底”的近名下庄村民,有一半人一辈子都没走出过大山。

作为下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的毛相林,不甘心让贫穷闭塞成为下庄人难以摆脱的宿命,于是在年,38岁的毛相林,作出惊人决定——修公路。

然而,修路比想象中还要难上许多。四周陡峭岩壁,很难找到落脚之地,胆子大的腰系长绳站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高的悬崖边钻炮眼,先炸出一小块立足之地,再用锄头、钢钎和大锤,一块一块把石头凿下来。

然而还有最艰难的事情:开工修路第三年,不到两个月,接连有2名修路的村民献身。

看着悲痛欲绝的家属,毛相林无比愧疚,他声音颤抖着问村民:“如果再修下去,可能还要死人。今天大家表个态,这路到底修还是不修?”

“修!”有人大声吼道。

回应的人,正是牺牲的村民的父亲:“我儿子死得光荣。路必须修下去,人不能白死。”

毛相林忍住泪水,和村民们立下誓言:就算我们这代人穷10年、苦10年,也要把路修下去,让下一代人过上好日子。

就是这样一股决心,年,在毛相林带领下,下庄村人用了整整7年时间,终于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8公里长、2米宽的机耕道。

这是一条血泪辛苦修成的公路,回想那些修路的苦日子,但毛相林觉得值得,如今下庄村和外面互通有无,年全村脱贫,村民们过上了越来越好的生活。

曾经毛相林为了修路,最长的一次是3个月不曾回家,就住在山上,平均一天要弯腰凿石下。现代版“愚公”当之无愧。

还记得那句老话么?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太多时候,不是生活中的苦难不可逾越,是我们在苦难面前还未挣扎就已经放弃。

也许太多时候,不是生活过于艰难,而是我们不愿再日复一日的下功夫。

04

减肥总是不成功,因为自律很难;

做事总是半途而废,因为坚持很难;

做事总是浅尝辄止,因为突破很难;

……

但是,有些书就是很难读,有些知识就是很难懂,有些事情就是很难做……真正能让你变强的东西,其核心困难是无法回避的,不下决心与之死磕,始终在周围打转,时间越长就越焦虑。

所以,其实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觉醒时刻,就像《碌碌有为》所展现的那样:

不管自己多平凡多普通,都能在日复一日的日子里有所作为。

躺平并不能真正解决当代年轻人的问题,嘴上虽然喊着“躺平”,却并非真躺平,不过是一种自我催眠,渴望在压力丛生的都市生活里获取一丝喘息的空间的手段罢了。

当代年轻人最应该做的是找到自己的觉醒时刻,为内心所爱全力以赴,日复一日,时间终将给出最好的回答。

广告

END

不是因为有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因为坚持才有了希望。

●李佳琦“官宣结婚”后,女方回应来了!●杭州纵火案4周年,林生斌现状曝光:他终于成了别人的爸爸●别傻了,他真的不喜欢你。●永远不要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shanzx.com/bsxxs/1148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