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访毛相林
刘培新
春风传喜讯,黎庶尚荣光。
领袖亲接见,山窝金凤凰。
心声犹在耳,激励慨而慷。
芳草天涯度,桃花枝上香。
慕名纷沓至,分享圣吉祥。
景仰情难已,英雄来日长。
在重峦叠嶂、青山滴翠的重庆市,有一个名为下庄村的小村庄。村庄坐落在巫山县,四周环绕着的是高达1千多米的山峰,因而它也被称为“天坑村”。下庄村的村民长时间与外界隔绝,要想出村就必须冒着生命危险翻越悬崖峭壁。就这样,这个人的小村庄被大山阻隔在巫山一隅,成了深度贫困村。
破釜沉舟,开山修路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自己要永远被困在深山之中时,下庄村的村委会主任——毛相林站了出来。他不愿看到下庄村就这么贫困下去,他要带领村民修出一条去向外界的道路来,与那不公的命运斗争到底。
于是,毛相林动员全村村民,并带头卖猪卖粮筹集资金。年,在毛相林的一声令下,下庄村村民打响了向命运抗争的第一炮。万丈悬崖之上,巨石滚落,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为了保障村民的安全,毛相林身先士卒,将绳子拴在腰上,第一个下去排险。“我是个负责人,任何时候出了事我必须第一个走前头。”面对未知的危险,毛相林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义无反顾地冲在前头。在毛相林的带领下,村民们积极地投身修路工程,不惧艰苦的条件,住山洞、喝泉水,用血汗凿开大山。
破釜沉舟,开山修路
村民们夜以继日地开凿,有时甚至直接用双手搬开石子。然而,修路的艰难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修路过程中,不断有村民被巨石砸下悬崖,失去了生命。看到村民的牺牲,毛相林红了眼眶,他自愧对不起村民。就在他考虑放弃时,下庄村的村民站了出来,向他表明继续修路的决心,其中还包括儿子刚刚牺牲的黄益坤。黄老说,哪怕自己的儿子死了,大家也要努力一把、执着一把,把公路修通,让村庄摆脱贫困。
面对村民的理解与支持,毛相林更加坚定了修路的信念。他在心中立下誓言:“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就算我们这一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社会各界人士听到下庄村的事迹,深受感动,纷纷送来物资援助。在他们的帮助下,毛相林和一众村民终于在年修成了这条长达8公里的“天路”,打通了大山几十年来的阻隔。
创新发展,脱贫致富
山路通了,但毛相林没有停下脚步,他继续带领村民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他动员村里的青年外出打工,同时在村里发展种植业。在毛相林的带领下,村民们学会了种植脐橙、西瓜等农作物。收获的果实顺着山路运出去,带回来百万元的收入。年,下庄村率先脱贫,村民的年收入成倍地增长。如今,下庄村更是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乡,为村庄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而年过六旬的毛相林也没有闲下来,他正在找寻下庄村发展的新思路。他将目光聚焦在乡村旅游上,希望可以通过巫山的绿水青山吸引游客。同时,他带头改造自身房屋,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民宿。此后村里还将打造“桃花源”、“下庄古道”等旅游景点,让游客走进来、留下来。可以说,下庄村已经改变了过去的落后面貌,洋溢着一派生机与活力。
年,毛相林获得“感动中国”的荣誉称号。正如颁奖词写的一样,毛相林“不信天,不信命”,带领村民走出“天坑”,用他的汗水续写了“愚公移山”的神话。“山到高处你是峰,路的尽头是家园”,毛相林用他的努力改写了下庄村的命运,创造了祖祖辈辈不敢想象的奇迹。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当学习毛相林的执着与坚持,用奋斗描绘青春最美丽的画卷!
文案/编辑:刘雨欣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朗读:丁艺
审核:杨蕙宁、谷疏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