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雷火灸”
是重庆地方传承已久的中医特色疗法之一
清同治年间
四川璧山(今属重庆市)赵家坡民间医生赵忠德
在“雷火神针”基础上进行改进
使用悬灸法给人治病
当地患者称之为“赵氏雷火灸”
并于抗战时期传入重庆城区
后经第四代、五代传承人潜心研究与临床实践
于年创建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
编写著作《中国雷火灸疗法》《雷火灸疗法》
在全国推广和应用培训
日前,记者从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国务院已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赵氏雷火灸”上榜。
据了解,“赵氏雷火灸”由多种植物配制而成,广泛用于痛症、鼻炎、眼疾、耳疾、减肥、妇科病、男性疾病等病症。
目前,已形成以重庆赵氏雷火灸传统医药研究所为中心,以重庆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赵时碧、张丽为核心,以医院为载体的产、学、研、临床一体的医药体系,覆盖全国20多个省份的医疗、妇幼保健机构,医院临床应用雷火灸技术,疗效显著,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和肯定。
渝中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已增至3项,分别是蜀绣、刘氏刺熨疗法、赵氏雷火灸。接下来,渝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将继续做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发掘、申报工作,确保渝中珍贵、濒危和具有重大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