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天空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但位于璧山区来凤街道的翰林山庄却是一派热闹景象,切菜声、打趣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时而传出阵阵油辣子的喷香,让人情不自禁驻足观望。
当天,由璧山区委宣传部、璧山区商务委、璧山区文化旅游委主办,来凤街道承办的“年老外Chongqing·老外爱尚渝菜之璧山兔”活动火热举行,来自俄罗斯、乌克兰、西班牙、荷兰等国家的数十名外国友人齐聚于此,现场学习烹饪非遗美食——璧山兔,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美食文化。活动现场,外国友人化身“厨神”,将干海椒、干花椒、八角、香果等多种调料用杆秤一一量出,并跟随师傅学习传统手艺“剥蒜”“切姜”,小小的蒜头各有脾气,在他们手中左蹦乱跳。好不容易到了真正展示技术的制作环节,大家纷纷摩拳擦掌,将蒜、姜放进擂钵中用力捣碎,与调料、油辣子、水等融合,瞬间就变成了一碗麻辣鲜香的佐料!“小心,小心!”“慢点,别切到手……”眼看胜利在望,师傅却拿出了一只只煮熟的兔子,让外国友人们学会璧山兔的精髓——砍,只见大家手拿菜刀,个个胸有成竹,案板上的兔子却被砍得七零八落,还要不时担心“手”变“菜”,场面一度沸腾。经过一番激烈斗争,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璧山兔最终新鲜出炉,引得外国友人食指大动,积极品尝劳动的喜悦。“以前切过鸡、鸭、鱼,但从未制作过兔子,很新鲜有趣,味道也很好!中华美食真的太丰富了,以后有机会我要带朋友家人再来体验。”来自俄罗斯的卢诚静感慨道。此外,外国友人们还参观了翰林山庄、大圆祥博物馆,看着一个个千百年前的古建筑构件、石雕艺术厅、佛像,纷纷惊呼其技艺之精妙。随后,大家现场体验了包粽子、拓印等活动,虽然语言不通,但通过肢体语言和脸上的笑容共同分享着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和趣味。拥有千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璧山,正致力于建设重庆主城都市区“迎客厅”,此次活动正是璧山基于重庆“美食之都”的美誉,打造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品牌。而璧山兔中最具代表性的丁家兔,有着多年的历史,具有“麻、辣、鲜、香、嫩”的口感,广受市民喜爱。年,璧山白砍兔加工工艺还被列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璧山将持续举办“老外爱尚渝菜”系列活动,围绕璧山乃至重庆美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活动,大力搭建沟通交流桥梁,让全世界透过美食了解璧山,刷新和再造璧山乃至重庆的美食名片。防疫小贴士
加工、制作食品、饮料,护理老年人和婴幼儿,饮食以及触摸眼、口、鼻等面部敏感部位,在进行之前应该洗手。
记 者:尹秀秀
编 辑:周 可
初 审:罗 君
总值班:张永艳
总编辑:张 伟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推荐阅读◆璧山:着力打造内畅外联互通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在璧山,“”的含义是什么?
◆璧城街道: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张门票!爱国情景剧《英雄?丰碑》26日在璧上演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