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璧山县 > 璧山县资源 > 灵璧县城市总体规划

灵璧县城市总体规划

发布时间:2020/11/12 15:22:35
儿童医院白癜风外用药 http://m.39.net/pf/a_4349562.html

目录

第一章规划总则1

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战略2

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5

第四章县域基础设施规划6

第五章县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7

第六章县域旅游发展规划8

第七章县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9

第八章空间管制与利用规划10

第九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12

第十章城市总体布局规划13

第十一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16

第十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

第十三章城市市政工程规划22

第十四章城市环保环卫规划25

第十五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27

第十六章城市“四线”控制规划29

第十七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31

第十八章附则35

第一章规划总则第1条规划目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为适应灵璧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好地指导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活动,特编制《灵璧县城市总体规划》(-年)。

第2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1)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9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建标〔〕号)

5、《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建规[]号)

6、《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3)

7、《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年)

8、《沿淮城市群规划》(-年)

9、《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年)

10、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1、灵璧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2、《灵璧县土地利用规划》(-年)

13、《灵璧县城总体规划》(-年)

14、其它有关法规、标准及已批准实施的相关规划。

第3条规划原则

1、区域协调发展原则

将灵璧县至于中部崛起,皖北‘三化’协调发展,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的高度,分析其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从而确定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战略措施。

2、效益主导性原则

针对灵璧县现状相对落后的经济水平和城镇化水平,为县域经济社会和城镇化发展提供空间载体。

3、彰显特色原则

传承和弘扬灵璧奇石、楚汉等特色文化,充分利用皖北平原地区难得的山水环境,创建省级乃至国家级园林县城。

4、可持续发展原则

加强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保持城市建设空间与时序上的连续性。

5、城乡统筹原则

统筹城乡建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以及城乡生态环境保护。

第4条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为~年,远期为~年。

第5条规划层次与范围

规划层次包括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县域城镇体系的规划范围为县域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规划区范围:东至县界、南至跨新汴河延伸米范围、西南至灵城镇界、西至灵房公路、北至新河,规划区用地总面积为.36平方公里。

第6条规划强制性内容

文本条文中加下划线内容均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以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所确定的强制性内容,所有强制性内容必须严格执行。

第二章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第7条总体目标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跨越发展、改善民生为重点,按照“中心带动,轴线引导,整体发展”的思路,加速推进“主导产业集群化、基础产业特色化、新兴产业规模化”进程,全面增强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和区域竞争力,努力把灵璧建设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现代开放、环境宜人的现代制造业和文化旅游城市。

第8条经济发展目标

1、近期发展目标

到年,灵璧县总人口控制在万人以内,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万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23:43:34,财政收入达到8.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城镇和农村恩格尔系数降低到40%以下。

2、远期发展目标

到年,灵璧县总人口控制在万人以内,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万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4.5:41.0:44.5,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元,城镇和农村恩格尔系数降低到35%以下。

第9条社会发展目标

积极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提高城乡居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达到或超过同期全省平均水平。

第10条城镇化发展目标

到年,县域总人口达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4%;

到年,县域总人口达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55%。

第11条城市建设目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条件。建成比较完备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和防灾减灾等现代化城镇基础设施体系,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第12条环境保护目标

以生态县建设为载体,围绕生态经济、人居环境等领域,实施生态工业、农业、现代服务业等生态工程建设,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把生态环境安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第13条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预测汇总表

指标分类

大类代码

指标分类

中类代码

指标名称说明

单位

近期目标

远期目标

指标类型

经济指标

1

GDP

指标

11

GDP总量

亿元

引导型

人均GDP

元/人

引导型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34

44.5

引导型

单位工业用地增加值

亿元/KM2

8~10

10

控制型

社会人文指标

2

人口

指标

21

城镇人口规模

万人

42.8

77

引导型

人口城镇化

%

34

55

引导型

医疗

指标

22

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

40~50

60~80

控制型

每万人拥有医生数

20

40~50

控制型

教育

指标

23

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服务半径

控制型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

90

95

控制型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

15

20

控制型

居住指标

24

保障性住房户均居住用地面积

M2/人

50~70

70~90

控制型

就业指标

25

预期平均就业年限

25~30

30~35

引导型

公共交通指标

26

公交出行率

%

10~15

15~20

控制型

公共服务指标

27

各项人均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面积(文化、教育、医疗、体育、托老所等)

M2/人

10~12

15

控制型

人均避难场所用地

M2/人

1~1.2

1.5~2

控制型

资源指标

3

水资源指标

31

万元GDP耗水量

M3/万元

80

控制型

水平衡(用水量与可供水量之间的比值)

百分比

5:4

5:4

控制型

能源指标

32

单位GDP能耗水平

Tce/万元GDP

0.5

0.4

控制型

能源结构及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

15

15~20

引导型

土地指标

33

人均建设用地面积

M2/人

控制型

环境指标

4

生态指标

41

中心城市绿化覆盖率

%

40

45

控制型

污水

指标

42

污水处理率

%

85

95

控制型

资源化利用率

%

10

10~15

控制型

垃圾

指标

43

无害化处理率

%

90

95

控制型

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

50

70

控制型

大气指标

44

S02、C02排放削减指标

%/年

3.6

3.6

控制型

第14条总体发展战略

坚持以“推进科学发展、加速灵璧崛起”为主题,以扩大投资、调整结构为主线,实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加快工业扩张,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15条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1、主动承接,融入徐州都市圈

通过睢明高速公路、省道和灵双公路强化与徐州市的联系,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共享上主动融入徐州都市圈。

2、承西启东,沟通宿泗

抓住灵璧县地理区位,将灵璧打造成为沟通宿州市区和泗县并构建市域沿省道经济走廊的重要城镇。积极发挥灵璧的自身优势,承担建设市域灵泗经济区的重任。

3、竞合共生,联系周边

大力加强灵璧县与周边县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合作,同时注重自身特色的发挥,营造自己的品牌,在合作中求发展,在竞争中谋出路。

第16条城镇化发展战略

1、强化核心——积极壮大中心城市

强化中心城区在县域经济产业服务中心作用,突出宜居、创业、滨水、文化、生态的城市特色,打造皖北的先进制造业城市、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滨水生态宜居城市。

2、培育中心——渔沟镇

大力发展以奇石经济带动的二、三产业,成为灵璧县北部以商贸、旅游业为主导的副中心城镇。

3、城乡统筹——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

重点发展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规模优势明显的中心镇,即冯庙镇和尹集镇,服务并带动周边乡镇和农村地区发展,以推动整个县域城乡统筹发展。

4、形成产业集群——统筹县域内城镇布局和产业布局

发挥各乡镇自身优势,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并着力培育部分产业集群,重点打造县城经济开发区和渔沟、冯庙、下楼、朝阳等乡镇工业园区。

第17条经济发展战略

1、实施“对接”战略,形成开放型经济发展新局面

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地区的分工、交流和合作,主动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坚持把县城工业园区作为跨越发展的重要平台,提高园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项目承载能力,促进园区良性发展。

2、以工业化为主体,实施大产业战略

做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关联工业和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集聚、企业集群。

3、依托文化资源,发展旅游经济

依托奇石、虞姬墓、钟馗画等历史文化资源,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与宿州市域旅游规划相衔接,形成市域旅游系统,促进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把灵璧县建设成安徽省重要的文化体验、休闲旅游目的地。

4、发展现代农业,实现由“大”向“强”转变

充分发挥下楼、尹集两个现代农业示范区作用,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城乡统筹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服务体系、合作化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六个创新,加快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

5、内生型产业培育和外部产业选择相契合

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注重与内生型产业的培育相结合,选择能够发挥灵璧在加工工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资源优势的产业,从而将内生型产业培育和外部产业引进相结合,在发展的过程中体现灵璧的特色,实现真正的差异化发展。

第18条社会发展战略

1、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

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2、积极促进社会公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shanzx.com/bsxzy/6769.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