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成为首家赴港上市的城商行之后,重庆银行正式开启回A旅程。随着8月27日证监会宣布重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发获通过,这意味着在历时两年多后,重庆银行的回A之旅距离成功越来越近了。如果A股上市,那么重庆银行将成为第3家A+H上市的城商行,也是第15家完成A+H布局的银行。回A提速将成为西部第一家A+H两地上市城商行重庆银行成立于年,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最早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年,重庆银行顺利赴港上市,成为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城商行。到了年,重庆银行开始冲刺A股。从年6月证监会受理重庆银行A股发行申请材料开始,到今年8月底顺利过会,重庆银行已排队2年多的时间。根据年5月公告的预先披露更新A股招股书,重庆银行此次拟发行不超过7.81亿股,占本次发行完成后总股数的19.98%。A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39.08亿股,其中A股不超过23.29亿股,H股15.79亿股。招股书表示,商业银行业务具有一定特殊性,本次发行所募集的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充实本行核心一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立足西部资产规模超过亿元大关开端于西部,发展于西部,重庆的重要战略区位助推了重庆银行的发展。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重庆银行立足于本地市场,不仅服务本地经济,也积极融入国家战略,目前总资产已超过亿元,在我国西部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在评级当中,重庆银行也在内地城商行中处于领先水平。招股书显示,重庆银行取得了目前城商行最高的标准普尔长期主体信用评级——“BBB-”,成为西部金融机构中首家获得投资级评级的银行。今年5月,标准普尔国际评级公司再度发布对重庆银行维持评级的新闻,继续给予重庆银行“BBB-”投资级评级,展望“稳定”。中报业绩稳中向优资产规模稳步增长尽管今年上半年面临疫情的巨大冲击,但是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中,重庆银行依旧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总体来看收入增长较快,资产质量不断改善;不过,由于加大向实体企业让利力度,利润增速有所放缓;同时为了应对疫情影响,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力度主动加大。8月28日,重庆银行公布年中期业绩。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5.1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10.38亿元,增幅19.0%;实现净利润26.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1.31亿元,增幅5.3%。其中,利息净收入51.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人民币11.24亿元,增幅27.8%,这要得益于信贷资产投放增长、证券投资结构优化以及同业负债利率下行。资产规模方面,在突破亿元大关之后继续稳步增长。截至年6月30日,集团资产总额为.22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90亿元,增幅6.2%,资产质量也得到改善,不良贷款率为1.24%,较上年末降低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7%,较上年年末上升22.34个百分点。更关键的是,资本管理持续优化。今年上半年,银行信贷投放创下历史纪录,这给银行资本补充带来更大压力。截至年6月30日,重庆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84%、9.76%、8.52%,分别超过监管标准2.34、1.26及1.02个百分点。大幅助力小微企业疫情发生以来,银行业全力推动经济恢复正常运转,尤其是小微企业。6月1日,央行等多部门印发通知,为缓解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年内还本付息资金压力,进一步对符合条件的贷款实施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应延尽延”。通知提到,对于普惠小微贷款,只要企业提出延期还本付息申请,根据商业原则保持有效担保安排或提供替代安排,且承诺保持就业岗位基本稳定,银行业金融机构就应当予以办理,并合理安排还本付息时间,避免集中到期。从重庆银行来看,中报显示,重庆银行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8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40亿元,增幅7.2%。其中,公司贷款(不含贴现).2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8亿元,增幅10.0%。这主要是由于重庆银行响应政策导向,积极服务民营企业、切实支持实体经济,加大了对重点行业和项目建设的信贷投放力度,包括商务服务业,制造业,建筑业等。此外,为了支持受疫情冲击的小微企业,今年3月,重庆银行小微金融业务还推出了针对个体工商、小微企业主的“支小纾困贷”。该贷款期限最高可达5年,既可用于流动资金,也可用于固定资产投入。
商业视角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华尔街见闻观点,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shanzx.com/bsxxw/7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