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璧山秀湖公园,很多人会这样说:春秋的水、唐宋的城、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逛逛秀湖公园,到秀湖水街细听流水潺潺,到翰林院看看科举文化,到南门唐城尝尝鲜鱼鲜兔美食……这是不少游客的选择。尽管秀湖公园只有仿古建筑,但它能给人穿越的感觉,让人品味历史文化的厚重。正是这种穿越的魅力,吸引游客们络绎不绝来到秀湖公园一探究竟。
秀湖公园是一幅历史的画卷,园内的仿古建筑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结合古代名人的珍贵古迹,淋漓尽致地展现着从唐至清的历史故事,带给游客亲临特定历史时期的体验。
唐代诗人杜甫、白居易,宋代状元冯时行、蒲国宝,明朝建文帝、明朝大学士江朝宗、明清多位翰林,他们或出生于此、或宦游于璧、或避难寓居、或生长于斯,历经沧桑。而秀湖公园的仿古建筑和景点,将这些点点滴滴记录,一一向游客细细诉说。
位于秀湖公园天子桥畔的诗圣岛,是为纪念唐代大诗人杜甫而作。唐永泰元年,诗圣杜甫携家离蜀,经过璧山,有感于当时社会现实,写下《雨》二首,提及璧山,由此得名。岛顶栽植园内最大的银杏树一株,可四人合抱,体现诗人与自然之乐。
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因削藩被朱棣篡位,遁迹璧山,隐居于东岳、天竺、毗卢诸寺,明坊清碑皆有记载。万历年间,璧山人于天子岗建天子桥。年,在秀湖公园重建的天子桥,由板桥变弯月,全长55米,共有5个桥洞,桥洞在湖面上如同弦月,桥拱连同水中倒影合为一圆,“日月同辉”,阴阳相合。
占地2万多平方米的翰林院,后山紧临观鱼池,以清代仿古建筑为主,现代建筑为辅,将两者融会贯通,展现了古今建筑风貌,传承千年文脉。
四层仿清古建龙隐阁,高27米,红漆木梁、小青瓦,屋顶饰宝鼎、垂花、翼角、飞檐等,雕花门窗、木格挂落、彩绘山水等装饰,让龙隐阁呈现出古色古香的韵味。龙隐阁内以诗书画的方式展示着从唐至清璧山人杰地灵的精彩事迹。
秀湖公园不仅阁、院错落,隐帝流光坊、状元坊、翰林坊、武魁坊、御史坊、驿道人家坊等牌坊更是交相辉映。园内通过阁、楼、院、牌坊、地雕、壁画,构筑了地上、墙面、空中三维立体历史展示长廊,形成了步步有历史、处处皆典故的独特人文风景。游客凭水而乐、临山远眺,历史景观与自然景色交融共辉,“临山不占山、赏山不亵山”,堪称妙境。
秀湖公园建有3个生态停车场、3座标准化厕所,公园内所有设施全部免费开放,游客在公园内走一圈,一步一景,每一步都会体验到璧山的典雅与人文情怀。
这些仿古建筑凝聚古代建筑的智慧和精美,饱含着人们对于美与求福的综合元素。游客若对历史文化旅游情有独钟,来秀湖公园一饱眼福吧!
(来源:璧山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