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龙莹
近年来,三合镇以党建为引领,立足资源禀赋,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新路,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产业基础。
这些天,走进三合镇马坪村,一片片绿油油的葱田映入眼帘。种植户们正在葱地里辛勤劳作。40多岁的肖东祥是马坪村的大葱种植大户,致富带头人。年在广东务工的他回到家乡,在村支两委的鼓励和帮助下,投入资金,流转土地发展大葱种植。
“目前我发展了余亩的大葱种植,每亩产量在斤到斤左右,每亩纯收入在到元。”三合镇马坪村村民肖东祥说。
马坪村立足坝区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推广高效作物和优质高产栽培等技术,引导群众瞄准市场调整产业结构种植大葱。如今,大葱种植成了村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马坪村以党建为引领,以‘一约五会’为载体,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发展种植大葱余亩,共带动群众余户参与,户均增收00元以上。”三合镇马坪村党总支书记罗俊说。
在三合镇互合村的一片石旮旯地里,漫山遍野的花椒绿意盎然,长势喜人,呈现出一派“椒”艳欲滴的丰收景象,遵义市椒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正在对即将采摘的花椒进行最后的管理工作。
“我们在互合村流转土地余亩种植花椒,每亩的产量是在1斤左右,亩产值是在至元,每天来基地务工的村民有20余人,每人每天元的工资。”遵义市椒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任俊杰说。
为了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特色产业,三合镇互合村村支两委引导群众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种植花椒。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科学的种植管理,目前花椒已成为互合村的支柱产业。
“我村以党建为引领,以‘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花椒产业余亩,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群众的收入。”三合镇互合村村委会副主任钟洪章说。
近年来,三合镇以亩坝区建设为重点,以三社融合为发展平台,以特色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为方向,着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初步形成了辣椒、蔬菜、花椒、大葱等多产业并举促增收的新格局。
签发:谢珣审核:胡海阳编校:徐敏编辑:龙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