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伤神,小赛怡情。川老尹酱骨头诗词小赛今天就结束了,大家伙玩儿开心没?
赛事虽小,来稿却不少,可见君子未必远庖厨,诗坛并非清净之地。俺们一起用实践证明了大家都不是吃素的,酱骨头蘸诗,这么重的口味儿,也不妨啃得一脸陶醉两手油腻。不服不行啊。
岁在庚子后,时维内卷年。大家伙儿都不容易,一根酱骨,薄利多销,主要就图个乐。从如云来稿看,大都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极尽调侃之能事,这乐,算是图到了。
自然,也有借骨说事微言大义的句子,毕竟,“酱骨”之“骨”,与“风骨”“骨气”“傲骨”“骨力”“铁骨”“侠骨”之“骨”,是同一个字呢,都是九画。
以酱骨头为主题的诗赛,到头来油水却不丰——当然,这与“39元啃到饱”的价格有直接关系,如此薄利,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僧多粥少,都不好意思发布这个小公告了,好在大伙都是抱着搅和心态来玩儿的,也就不必求两位实习评委的心理阴影面积了。
极不严肃地说到了评选,这么不正式的小赛,就不扯客观、公正之类的大词儿了吧。是这样弄的——俩小老板收工后,解下围裙,抹了一把刚啃完酱骨头的油嘴,各进各的书房(藏书百十本,如果可以称为书房的话),俩小时时间,一首首溜了一遍,各自圈出对得上眼儿的,排出次序,滇渝互动,颇类特务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