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央视cctv-1《新闻联播》栏目以《城乡协调发展迈出新步伐》为题,就我区农村饮水的改善情况进行了报道,这也今年我区第25次登录央视,第8次获《新闻联播》点赞。
报道指出,前不久,我区30个运行了20多年的小型自来水厂更新换代工作全部完成,引入了智能监测系统,实现了全环节的水质监测监控,村民的饮水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据了解,璧山是重庆饮水困难地区之一,过去10来年,通过改扩建规模化水厂、实施管网延伸工程、新建农村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群众饮水问题得到较大改善,基本解决40万农村居民“吃水难”问题。
然而,由于水源地保护不到位、制水工艺落后、管材质量较差、供水管理体制不健全等原因,导致水质不达标、管网漏损大、农村水价高、供水不稳定的现象时有发生。
今年初,我区把“党建引领·水价治理”作为农村党建的“一号工程,以村为单位全覆盖成立用水户协会,以入户宣传率、群众知晓率、用水户入会率、水费清缴率均达到%为目标,建立起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示范、用水户全员参与的基层自治模式。协会建立“党员责任区”、推选用水户代表、聘用专职水管员,发挥人熟地熟优势,包片包线包阀参与巡查供水管网设施、带头缴纳水费、带头宣传政策法规、带头参与农村供水设施管护,唤醒群众“主人翁”意识。同时,全面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理,实行同水网同水质同服务同水价,让农村居民喝上了平价水。
目前,璧山的农村供水保证率达98%,自来水普及率达95%,供水水质达标率达93%,从“饮水解困”到“饮水安全”,从“工程建设”到“长效运行”,从“喝上水”到喝上“平价水、放心水”,我区饮水工程实现了从“面的覆盖”迈向了“质的提升”,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素材来源:璧山发布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