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17日6时讯(记者康延芳周晓雪)在璧山建材行业闯荡了20多年,曾永兵没想到,如今企业“吹个哨”,政府部门随叫随到,大家喝喝茶聊聊天就把问题解决了。而且,还有部门“摆摊”、企业“赶场”这样的新鲜场景,帮企业集中解难题。这背后,得益于重庆璧山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打造了“企业之家”平台与“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新时代中国繁荣城市论坛”上,璧山“企业之家”荣获“中国繁荣城市优化营商环境创新范例”奖。一个“小举动”,带来怎样“大变化”?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走进璧山进行了探访。
》》小举动
公园里建了个“企业之家”专为企业解决烦心事
12月,天气转寒,璧山秀湖国家湿地公园还是一副生机盎然的景致。
这个公园不仅是市民与游客的一处休闲地,也是不少企业家的放松地。原来,在秀湖公园水街里,座落着一个环境优雅的四合院,面积达多米,名为“企业之家”。
璧山企业之家设在秀湖湖畔,一个古香古色的院子里。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张质摄
走进院子,一块巨大的石头矗立在中间,上面刻着“企业之家”四个大字。其中,“家”字醒目,放得最大。四周的房屋由朱红色与茶褐色漆成,配上绿植红花,古色古香。
在这座四合院里,常见有人过来“喝茶聊天”——聊天的双方分别是企业和璧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职能职责部门负责人等。聊天的话题则是政府部门听取企业真实意见,为企业排忧解难,改善营商环境,促进当地发展。
从年3月试运营起,曾永兵就把这当成了自己的家。今年3月份,璧山大宏鼎商贸责任有限公司总经理曾永兵发现,大宏鼎家居建材市场成立了5年,但因为土地性质原因,迟迟办不到营业执照,导致市场内多家建材企业无法正常营业。
这一历史遗留难题直到该企业向政府发起“吹哨”才迎来转机。由区营商环境办统筹交办,包括发改委、消防、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纷纷“报到”,大家聚坐在“企业之家”,现场厘清了相关责任、解决办法。只花了2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把营业执照办下来了,压在曾永兵心头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12月初,璧山企业之家获得中国繁荣城市改善营商环境创新范例。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张质摄
不只是大宏鼎家具建材市场,重庆庆顾地塑胶电器有限公司也因“企业之家”解决了长达12年的历史遗留问题。
年,顾地胶塑在青杠河西片区购买工业用地用于开展新厂区建设,由于手续办理滞后、验收标准变化等原因,导致新厂区一期工程房产手续未能及时得到办理。顾地胶塑向政府发起“吹哨”后,地税、市政、环保、规划、消防等部门纷纷“报到”,只花了几个月就把产权证办了下来。
一张经营执照、产权证的办理历程,让企业负责人真正看到了“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的执行力。在这个“家”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就可通过网上平台、热线电话等多种渠道向部门“吹哨”。听到“哨声”后,相关部门就会在规定时间或承诺时间内向企业报到,大家坐在四合院中喝喝茶、聊一聊。
“以前企业有什么事情,跑到相关政府部门去反映,说重了怕得罪部门,说轻了又解决不了问题。有了这么一个喝茶聊天的地方,大家也能放松,敞开心扉的聊一聊、谈一谈了。”曾永兵说道。
见证了十多场政企座谈会,看到几十个企业的问题得到解决,璧山工商联副主席彭莉感触颇深:“这里的桌椅都是‘面对面’‘平等的’,没有上下级的观念,不存在谁是‘甲方’谁是‘乙方’。大家喝喝茶聊聊天,不敢说的话敢说了,能听到的声音也更客观了。”
》》大变化
企业与政府的“主客场”之变大家喝着茶敞开聊
“企业之家”提供了一个打造营商环境的“璧山样本”,在全国引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