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罗宇翔,学人scholar志愿编辑,现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本文为作者投稿。
读书从来随心所欲,走进书本的田野常常随兴而往、兴尽则归。好就好在无拘无束,不时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从纸张中跳脱出来;坏也坏在无拘无束,各门课程推荐的阅读书目总是一本没动。在许倬云做客《十三邀》的一集中,他说自己本行是做西周史,后来写的东西都是“岔出去的”。套用许先生的话,我的三月行思录也是一段、或者说又是一段“岔开的旅程”。
01
《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
返校后阅读的第一本书是华裔学者林郁沁(EugeniaLean)所著《施剑翘复仇案:民国时期公众同情的兴起与影响》(英文名:PublicPassions:TheTrialofShiJianqiaoandTheRiseofPopularSympathyinRepublicanChina)。因为海外中国研究系列名声之巨,加之获美国历史研究学会费正清奖之殊荣,上学期我便在图书馆草草翻过本书。冲着名声而去满足好奇只是记住了书名,并未带来能够拍案惊奇的记忆点。寒假回家后,偶然发现在电视剧《巡回检查组》中给到了本书一个特写镜头,当时我开玩笑说这是“年度最有文化的编剧”。因此,为了使自己也显得更有文化,不得不重新翻开本书认真对待一番。
如书名所言,《施剑翘复仇案》聚焦的是年施剑翘在天津佛堂射杀孙传芳这一历史事件。在林郁沁看来,“施剑翘复仇案”本身是一个庞杂的“场”,孙传芳血溅佛堂之际,故事才刚刚开始:“场”的核心由施剑翘为父报仇的动机、回溯历史传统的“忠孝”组成,依次向外扩展是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