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区把“绿色化”理念融入到产业转型升级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从发展方式上找根源,推动实现主动转型、创新转型、深度转型、全面转型,有效改变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增长模式。一是强化源头防控,严格环保准入。保持对环境污染“零容忍”,精心调适发展与生态的关系,坚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采取“行业限制+区域限制”方式,在全市率先制定“环保严控清单”,将已建成投产的水泥生产等8种项目列入“限制类”;将造纸、电镀等23类项目列入“严控类”。二是持续自加压力,消除落后产能。在全市率先退出煤炭、烟花爆竹生产行业,整体去除钢铁冶炼产能,单位GDP能耗下降16.5%。大力整治“三高”企业,清理处置“僵尸企业”,倒逼落后产能加快出清。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鼓励企业进行本地配套,引导园区外工业企业向高新区聚集,打造中小微企业产业园。三是坚持创新引领,助推转型升级。围绕“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形成“一轮明月+满天繁星”的现代工业发展格局。稳步推进军民融合,筹建50亿元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大力支持创新创业,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比达到45%。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75%。璧山高新区成为重庆市第二个国家级开发区,获评“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及“国家低碳工业园区”。
来源:璧山区生态环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