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光树立冬后的第一天,天气出奇晴好。乘着这难得的美好时光,我独自向千年新场古镇迈进。进入新场古镇,首先必须经过九洞桥。抬头望去,古朴的九洞桥桥头一幅精致的广告牌映入我的眼中,牌上“千年古镇,收藏川西坝子最后记忆”14个大字,在朝阳的映照下金碧辉煌。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九洞桥是破败不堪、满目凄然的景象。年春,当地将桥修葺一新,恢复其本来面目。只可惜如今正值枯水期,不能见清泉流淌,不可闻水声潺潺。不过,在干涸的河道里,那些光怪陆离的大小石头,不失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让我小有满足。走过九洞桥,穿过一片慈竹林,进入古镇最繁华的上正街。上正街全长米,地面全为青石板铺成,街道狭窄弯曲,两旁全为古式木结构房屋。时值清晨,居民们端坐在自家门口,手捧一碗面条吃着,狭窄幽长的街道里,弥漫着阵阵面香。我一边用照相机将点点美景尽收之,一边慢慢向上正街的上街口走去。沿街两旁摆满各式各样的土特产(红油豆腐、凉拌萝卜干、黄牛肉干、老腊肉、野菌子、五香猪蹄等)、竹编工艺品(蝗虫、蜻蜓、蝴蝶、竹篮、篾巴扇、斗篷等)和五颜六色的丝织围巾,摊主们悠闲地坐在摊位旁,隔三差五的羊肉店和小面馆送来阵阵清香。一大清早,街道上游客还甚稀少,城管执法车来回穿行在街道上,整个街道秩序井然,不见一处违规摊贩和违规占道车辆,好一幅安宁详和的美丽画卷。不知不觉地,我走到临近街口的壁山寺。寺里清脆低沉且颇有节奏的钟罄声让我停下了脚步。我小心翼翼地跨入庄严幽邃的壁山寺大门,屏住呼吸。出得壁山寺,我神思粲然地游走在千年古镇的各大街巷中,各色胜景令我眼花缭乱,神采飞扬。不经意间,我走到与古镇相连的现代化街道万源街口。时值中午,太阳正红。我久久地伫立在古今相交的十字路口旁,环视四周,只见车去车回,人来人往,游人如织;只见西岭雪山脚下丰富而充足的出江河水,经头堰河、二堰河、三堰河穿镇而过,将古镇团团环绕,流水声不绝于耳;只见下正街、上正街、太平正街、太平街、太平横街、香市街、河坝街,水巷子、张翼庙巷、谢家巷、猫市巷、桶市巷、上字库巷,七街六巷呈井字型交相辉映;只见众多古式大院落、楼阁青砖青瓦、木楼木柱,雕梁画栋、栩栩如生,封火墙群古韵古色,李氏旧宅、福临社、集股客栈、黄鹳楼、广东会馆、天主教堂、福音堂、刘成勋故居、璧山寺等熠熠生辉。“花外斜阳晚,云峰暗几层。人声三里市,春夜一街灯。竹屋容高枕,桃源梦武陵。床头三尺剑,气欲作龙腾。”美哉,新场古镇亦“新”亦“古”,千年古镇收藏川西坝子最后记忆,美轮美奂,今昔风华并存。杨光树,成都市大邑县人,笔名一缕阳光,中学教师,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嫘祖文化促进会办公室(信息办)副主任,西岭文学社常务副社长,《西岭文学》杂志执行主编,
行游杨光树独游新场古镇封面新闻
发布时间:2025/2/16 11:5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