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面对面》:重庆中医药学院在招生上有何优势?
张川:为吸引优秀学子报考,我们依托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科的现有基础,建设重庆中医药学院。
建成以后,学校以本科生培养为主,同时加快发展研究生教育,将遵循“教研医产一体化”的办学模式,为行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临床教学方面,璧山区也规划了一系列配套项目。例如,医院项目选址调整到重庆中医药学院二期项目用地范围内,医院标准出资建设。
该项目投资10亿元,计划今年5月完成方案设计,10月动工建设,年10月正式投用。
建成后,医院和重医院两块牌子,方便学校教学、学生实习,缓解辖区居民就医难问题。
重庆中医药学院校门,规划意向图
《周五面对面》:重庆中医药学院落户将为璧山带来哪些发展机遇?
张川:近年来,璧山区凭借临近重庆大学城的区位优势,规划建设“重庆产教融合生态区(大学城西区)”,大健康产业及产教融合的发展规划,与重庆中医药学院的人才和科研保障形成合力,这是璧山区发展中医药产业的最好契机。
眼下,我们在璧山北部大健康产业生态区内,布局了3平方公里的制药、医疗器械、中医药文化传承等相关产业,还在璧山北部缙云山西麓、云雾山东坡打造了符合GAP标准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重庆中医药学院的落户,将为中药材种植养殖提供技术指导,并促进药材选种、种植、加工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依托这些资源,未来还可以打造集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农业体验、康体养生、中药食品生产于一体的特色小镇,推动三产融合,让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
重庆中医药学院鸟瞰图,规划意向图
目前,我们还在考虑,推动中医药海外发展。支持重庆医院争取“重庆中医药国际交流中心”的品牌落户璧山,推进我区与周边城市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医药的国际核心竞争力。
未来,我医院学院入驻璧山区的契机,努力打造重庆市中医药发展强区,加强中医药产教融合发展,让中医药成为璧山区的新名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