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里忙碌的贫困户周碧看着自家种的那3亩多花椒,自信地说:“今年,我家的各项收入加起来,将会超过5万元。”
二郎村曾是市级贫困村,周碧家已脱贫摘帽,去年全家3口人靠种花椒、养鸡,以及在村里的扶贫车间务工,纯收入已超过两万元。今年,儿子外出务工,她在村里的扶贫车间里务工,月收入有余元,而山上种植的3亩多花椒,也将在今年全面投产,预计这一项的收入将达两万余元。
“到去年底,我们这个市级贫困村脱贫摘帽的同时,村里的2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也全部脱贫。”二郎村第一书记陈真勇说,“在稳定脱贫和逐步致富的过程中,我们奠定了好的产业基础。”
他介绍说,近些年,村里利用本地优势,坚持发展优势产业,目前已形成了茶业、花椒、优质水果三大产业。
二郎村的山地多,早在上世纪70年代,村民们就开始种茶。这几年,村里从外地引进安吉白茶、黄金芽等优质茶品种,通过业主带动,已发展起优质茶园余亩。
“我们村与江津花椒基地相邻,这山坡地也适宜种花椒。”陈真勇说,现已形成多亩的花椒基地,其中80%的花椒树已投产。
除这两大产业外,二郎村还在坡地上成片建起优质梨园和柑橘园各余亩。
“这三大产业,还逐步完善了从种植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陈真勇说,村里围绕亩茶园,建起了三业茶叶有限公司、合郎茶叶有限公司两家龙头企业,负责收购鲜叶、加工和销售;在花椒产业上,江虹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为椒农进行技术指导和收购销售;水果产业则主要通过大户带动销售。
除三大产业外,村里还建起了扶贫车间,吸纳贫困户就地就业。贫困户骆华廷老两口种植了两亩花椒,去年初投产就收入了多元。老伴在家养了几十只鸡,收入了0多元。村里安排他担任交通文明劝导员,可获补助元。今年花椒正式投产后,全年的收入将会更高。
据介绍,目前二郎村的23户贫困户中,建有花椒园的有8户,建有茶园的有5户,种植水果的有5户,还有9户贫困户在相关产业园务工。陈真勇说,今年村里通过这三大产业,将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4万多元。
产业链是脱贫的稳定器
二郎村的三大产业,让贫困村摘了帽,让村里所有的贫困户脱了贫,更是稳定脱贫的稳定器、逐步致富的加速器。
在补脱贫攻坚的短板中,最需要补的就是产业。当然,这产业不是简单地扶助贫困户养点鸡鸭、种点蔬菜。而是在村域或者乡域内,发展起特色优势产业链条,把贫困户、边缘户的产业发展融入到大产业中。因为,只有这样的产业链条,才能保证贫困户的产业经受得起市场的风波,实现稳定增收。
产业链是稳定脱贫的稳定器、逐步致富的加速器,因此,脱贫攻坚的这一短板还得下大力气补齐。
◆◆◆◆◆◆◆
党建、生态、服务、便民
它既是三合镇党员服务群众的平台
又是亲们观三合的窗口和路径
欢迎加入组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