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马云爹地低调来渝,被狗仔拍到在某区某街吃某米线。以马爹地的实力,基本能做到吃什么火什么,毕竟身后有多少女人就有多少张嘴。话包子承认,本人也是他身后的女人。但是,嘴这件事,话包子还是决定贴着小草妹和涛哥走。
走璧山。来凤鱼、璧山兔,一说就是这两样。璧山人,来说说,是不是被说得烦?难道大璧山的人人天天不是鱼就是兔?其他难不成还拿不出手了?
人家璧山群众也是要吃火锅的对不对?在璧山的向阳农贸市场附近,有一家据说是有的璧山人从小吃到大的火锅馆。如果3岁+就开始尝试火锅,到18岁成年算大,那至少要满足开足16年的店龄。篱笆墙火锅,已然超过这个年龄。2字出头的年龄,在妹儿身上用,是嫩。在餐馆身上用,是老。
不晓得多少90后、00后听过赵阿姨那句“我能想到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尽管MV女主角在秋千上荡啊荡,一边荡一边唱,是有点容易掉鸡皮疙瘩。但是,一起慢慢变老,对于任何代际的情侣来说,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90、00概莫能外,至于80及以上,就不说了。
因为已经变老了。在美食非常道的小编群里,老至80,嫩至89。个体出现的衰老症状不一而足:记忆只有七秒者、掉发者、面瘫者、头痛不止老寒腿者、不知道医生就是陈奕迅者。
回到正题。篱笆墙老火锅的老板和老板娘,一边开店做生意,一边慢慢变老,顺便还一起亏钱。早几年,蒋必全和老婆张文敬开过炒菜店、做过火锅自助,生意都非常好,可盘账时,要么亏,要么平过。总结教训之后:菜买得太贵了。
然而,经营篱笆墙老火锅,这个问题依然没得到实质的解决。两口子做餐馆,没啥花花肠子,比不上营销大咖,也请不起网络推手,五六年来,也就开发了一道新菜。而这道所谓的新菜,在市面上,一点都不新:麻辣牛肉。
牛肉是老板娘张敬文亲自采购,选择的部位,最低要50块一斤,三坨买下来,就是多块钱;分下来,一份麻辣牛肉,大约三两肉,一份只卖15块。找不找得到钱,数学好的来算一算。
牛肉食材好的优势,食客最清楚。一块麻辣牛肉,煮不到一分钟,变色即可入嘴,瘦且嫩。
麻辣牛肉由老板娘把关。另一道招牌菜,则由老板蒋必全把关。这道菜是发毛肚。老蒋发的毛肚,肉质厚实、毛刺颗粒分明,发出来后口感爽脆,不带水分。但吃不吃得到,看运气。
因为早几年店里只进内蒙古的毛肚,品质够好。现在货源有限,老蒋也要选精品来发,否则情愿不做。
发毛肚最大的特点,不用说,就是脆。
温和的锅底,和现在流行的浓郁重口味有点逆流而行。但老蒋却从不考虑做重口味。
他情愿在客人点单时,问一句要不要加麻辣,也不会改变基础口味。因为这个味道,是张文敬喜欢的味道。说到这里,已经虐残了一条狗。
篱笆墙火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