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璧山县 > 璧山县环境 > 非凡十年丨流光溢彩电助力巴山渝水写华章

非凡十年丨流光溢彩电助力巴山渝水写华章

发布时间:2023/1/23 23:17:48
福建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7.html
                            

山水之城,美丽之地。两江四岸,繁花似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山城重庆考察调研、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为重庆发展把脉定向,强调“努力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发挥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指出“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

夜幕下灯光璀璨的朝天门码头。胡晓平摄

大江奔流向东,山城奋楫笃行。10年来,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积极融入重庆市发展大局,不断完善主网架构,建设坚强智能电网,保障电力稳定可靠供应,提升供电服务能力,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服务长江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为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电力支撑。

建强电网多方发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暮色中,点点灯光沿着两江四岸层层叠叠的楼宇渐次亮起,一个流光溢彩的夜重庆刚刚苏醒。

此刻,在地下30米的环形电力隧道内,几名供电员工的头灯照射出笔直的光束。他们手持红外测温仪,查看地下电缆有无发热迹象。生活在“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人们可能从没注意过,是谁点亮了这片灯光。

作为我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重庆市地区生产总值从年的1.16万亿元增至年的2.79万亿元,年均增长9.2%。国网重庆电力售电量也从年.5亿千瓦时增长至年.64亿千瓦时,10年间翻了一番。

这些年,重庆电网的发展也在不断提速。

年以来,国网重庆电力供区内,千伏玉屏变电站、千伏明月山变电站、千伏金山变电站相继投运;新增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座,增加变电容量.6万千伏安;新增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万千米。国网重庆电力不断完善主网结构,重要通道输电能力和区域供电能力显著提升。

供电员工在千伏金山变电站外搭接千伏思金线引流线。刘潺摄

今年夏季持续的高温天气让重庆电网面临前所未有的大考。7月中旬以来,重庆迎来多轮次高温干旱天气。伴随着高温天气,重庆电网负荷快速攀升。在高温大负荷考验下,重庆电网能够保持安全稳定运行,坚强的主网网架和不断完善的输配电网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放碑商圈位于重庆主城核心区。地上,高楼林立,重要客户云集;地下,各类市政管网、轨道交通、防空洞等像蜘蛛网一样交错纵横。在这样的条件下建设电网,要满足高负荷密度环境下客户的可靠用电需求,国网重庆电力难上加难。

国网重庆电力员工善于动脑筋,走出了一条政企联建电网的新路子。

年,重庆市渝中区政府为缓解解放碑商圈地面车道压力,启动建设了解放碑地下环形车道工程。国网重庆电力得知这一消息后,决定“搭顺风车”,在车道下方同步修建一条环形电力隧道,满足解放碑商圈发展用电需求。

“环形电力隧道与环形车道同时施工、一体成形,是我们在电力隧道施工方面的一次创新尝试。”重庆市区供电公司电缆运维班安全员魏鸿宇说,电力隧道与环形车道由政府组织施工单位统一施工、统一开挖,极大地降低了电力隧道与地下管网、轨道、防空洞等产生交叉跨域时的施工协调难度。

以这种建设模式建设电网,建设成本节省超过四成。

到今年年底,全长4.5千米、建设时间近10年的解放碑地下环形电力隧道将完成最后一块“拼图”,正式成环。

政企联建电网破解了解放碑商圈未来20年的发展用电难题。而在朝天门商圈,供电企业与开发商合作的模式,也为城市核心区电网建设给出了新的方案。

重庆的新地标建筑来福士广场坐落于朝天门码头附近。在这座建筑东南角的裙楼中,藏着一座占地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超平方米的变电站——千伏朝天门变电站。

按照原规划,千伏朝天门变电站于“十四五”时期启动建设。正是由于来福士广场的落户,这座变电站开始超前建设。年年初,市区供电公司得知来福士广场项目落户朝天门后,立即修编规划,采用“两联三优”(政企联动、工程联建、优先建设、优质服务、优化发展)模式,提前启动变电站建设。

开发商与供电企业合作建设、变电站与楼盘巧妙融合成为这种建设模式的最大亮点。“我们以这种模式建设了5座变电站。”市区供电公司运检部主任陈蛟瑞说,在这5座变电站建设中,开发商负责变电站的土建部分,供电企业负责电气部分。

千伏川渝输电大通道。张弛摄

重庆一次能源匮乏,而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巨大。为解决重庆能源“瓶颈”问题,国网重庆电力正超前谋划,推动川渝交流特高压工程、疆渝直流特高压工程两条特高压工程入渝。

城乡配网不断升级客户办电体验更优

重庆多山,川东平行岭谷自东北伸向西南。重庆人在这片“巴掌田”却种出了“摇钱树”。

8月11日,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桥头镇天气干热,天空没有一片云彩。年过五旬的张小兵躲在李子树的树荫下打开手机点了几下。不一会儿,沙沙的声响从李子树旁的滴灌水管中传出,水管对着树根开始自动喷淋。

张小兵是三多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桥头镇脆李生产基地的主管。往年这个时候,他只要坐在屋子里等老天爷“赏雨”就行。但今年夏天,重庆遭遇了严重的干旱。李子树能不能顺利“喝上水”,成了他最挂心的事。

“农民都说收成好不好,要看老天爷高兴不高兴。但今年,几十天没有下一滴雨,我们照样会有不错的收成。”张小兵说,这多亏了石柱供电公司三河供电所将动力电送到了脆李基地,让他顺利用上了水肥一体化喷灌设备。

年10月底,三多湖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桥头镇脆李生产基地启动水肥一体化喷灌设备建设,向供电所申请接通动力电。三河供电所启动“三零”接电服务流程,仅用5天时间就将基地附近的变压器由50千伏安增容为千伏安。脆李生产基地没花一分钱就用上了动力电。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身,协调发展任务重。

年以来,国网重庆电力持续推进城乡电网建设,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服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落地实施。

为服务脱贫攻坚,“十三五”期间,国网重庆电力投资94.7亿元,完成14个区县电网改造升级,新增配电变压器2.1万台,新建、改造配网线路4.58万千米。

配网可靠的同时,优质服务工作也要跟上。年11月以来,国网重庆电力面向小微企业推出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服务。至今年6月底,国网重庆电力累计为4.4万户低压小微企业客户接电,为企业节约接电成本约18亿元。

万州供电公司员工指导小微企业客户使用“网上国网”App办理业务。王倩摄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重庆、四川共下“一盘棋”,从基础设施“连线成网”到携手构建现代服务体系,共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提速。

6月13日,国网重庆电力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明确了合作内容、合作机制等,提出发挥双方各自优势,拓展合作领域,深化协作联动,共同推动川渝电网一体化发展,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6月14日,在川渝两地交界处的川渝高竹新区,川渝高竹新区供电服务中心正式运营。该中心由国网重庆电力和国网四川电力共同组建,在业务受理、用电检查、抄表收费、用能咨询、新兴业务推广等跨省市供电服务上实行“一个窗口、一口对外”。

践行长江大保护助力地方绿色发展

一江碧水,滚滚东流。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勇担“上游责任”,修复长江生态,护一江清水向东流,在重庆已成共识。

在重庆朝天门11码头,游轮停靠在趸船边。船上工作人员一通熟练的操作后,游轮的发动机熄火,4根拳头粗的电缆从趸船的岸电箱接到了游轮上。

布局建设长江港口岸电是国网重庆电力践行长江大保护、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具体实践。从年2月开始,国网重庆电力有序开展长江干线主要港口岸电设施建设,克服了长江重庆段地形复杂、江水涨落多变等困难,首创双供电浮趸岸电系统,创新钢索导缆岸电方案,助力岸电系统提档升级。

截至年年底,国网重庆电力建成投运朝天门5码头、奉节赤甲码头等8个客运码头共18个泊位岸电项目。年,靠岸船舶共使用岸电次,用电量达万千瓦时。

在水路,游轮用上了岸电。在陆路,新能源汽车充电也越来越方便。

8月8日,有市民在网上建议为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充电站增加充电桩。武隆供电公司了解到近期前来仙女山旅游避暑的游客数量猛增,景区现有的37个充电桩不能满足新能源车主的充电需求,便立即组织制订解决方案,投资余万元,为景区的两个充电站新增两台共千伏安变压器,新增快充充电桩14个,使景区的充电桩总数量增加至51个。8月12日,新增充电桩投入使用。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市民对就近、便捷充电的需求日益增长,国网重庆电力加快城乡、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充电桩的布局,以满足市民绿色、低碳出行。截至7月底,该公司建设运营的充电站已有个、充电桩个,其中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站个、充电桩个。

当前,重庆正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奋力书写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新篇章。国网重庆电力积极主动服务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提升供电服务能力,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服务乡村振兴,为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蓬勃动力。

声音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毛相林

下庄村的发展离不开供电公司的支持。这些年,供电公司对下庄村的电网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彻底解决了线路老化、供电可靠性不高等问题。前不久,供电公司又为我们村装了两个充电桩,电动汽车充电更方便了。每到农忙时节,供电员工还来村里帮助村民排查用电安全隐患,大家用电更放心了。在电力的支撑下,下庄村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道,村容村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重庆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匡维鑫

我们能在璧山区快速发展,供电公司给予了很大帮助。璧山供电公司了解到我们比亚迪项目工期紧、配套的变电站还未建成,用电十分紧张,第一时间组织员工到现场勘查,为我们设计了临时供电方案,仅用1天多时间就建成了两条长度约8千米的10千伏临时过渡专线,保证了我们在项目建设期间的用电需求,帮我们节省了一千余万元建设费用。

重庆龙门阵火锅店经理唐永亮

以前等电用,现在是电通了等开业。今年3月初,市北供电公司从江北区政务平台了解到我们火锅店的注册信息,就安排客户经理主动联系我们了解情况,还帮我们制订了供电方案,开展工程设计和线路改造,提前20天为火锅店接通了动力电。现在用电不愁,火锅店生意红火。

记者手记

这座城永远给你惊喜

山即是城,城即是山。在重庆游走,一张平面地图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一张3D地图。

作为在平原城市长大的孩子,记者每次到重庆,心中都不免感叹——古人选择在大山中建城,要付出怎样的勇气和代价!

重庆是座山水之城,城在山中建,水在城中穿,生活条件相比平原地区更为艰苦——出行往往需要爬坡上坎,建屋往往需要开山凿壁。但这种独特的地貌,反而造就了重庆人不屈不挠不服输的性格。

重庆洪崖洞夜景。游绍斌摄

轻轨穿楼、索道跨江、扶梯入地……重庆人创造出的众多让人惊奇、不走寻常路的出行方式,已成为“重庆符号”,多次把这座城市推上热搜。重庆人每天就是这样,把地形条件的劣势变成与众不同的优势,用倔强精神和独特智慧书写着这座城市的传奇。

作为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10年来,重庆的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颇为亮眼。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达亿元,在全国内地城市中位列第五。

这份骄人的成绩单,离不开可靠电力的支撑。10年来,国网重庆电力全方位服务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频出新招,因地制宜地推出具有重庆特色的措施,颇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意味。

重庆人的精神和智慧还体现在电网建设上。全国首座全户内“吊脚楼”式变电站——千伏金山变电站、“藏身”重庆地标建筑裙楼内的千伏朝天门变电站、搭上道路建设“顺风车”的解放碑地下环形电力隧道,无不体现出国网重庆电力员工“条件不够、脑筋来凑”的本事。

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属于这座城市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属于这座城市的惊喜仍将奉献于你眼前。

原文刊载于年9月1日《国家电网报》

撰稿丨王大鹏游绍斌

美编丨张竞如

责编丨吴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ishanzx.com/bsxhj/1225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