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把握“一带一路”建设、西部开放开发等时代机遇,推动成渝两地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年11月24日,重庆大学法学院与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签署“中国·西部金融法治协同创新中心”共建协议,并授予本所“法治协同创新基地”称号。
重庆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刘西蓉、副院长靳文辉、经济法学科带头人胡光志、民商与经济法系系主任陈晴、校友办主任范卫红、院长助理刘乃梁等,德恒重庆主任陈昊、党委书记贺吉友、监事会主席罗定宏、管委会成员曾凡波、刘建增、李思雷、专职管理人严锋等共同出席本次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陈昊主任对德恒重庆的基本情况、党建工作、公益活动等作了大致介绍,并展示了“一带一路”服务机制下开创的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取得的各项成效。陈昊主任提到,德恒重庆正处于律所团队化,团队一体化发展阶段,对人才需求较大,希望通过此次桥梁的搭建,双方共同努力,加强学科建设,促进理论与实务的有效结合。
(德恒重庆主任陈昊)
刘西蓉书记表示,重大法学院非常重视与法律实务部门的交流合作,德恒律所在业界具有较高声誉,而德恒重庆近年来深耕山城,无论是规模还是服务业绩均取得瞩目成就,所以,希望借助此次合作与共建机会,双方能够深入交流、资源共享,共同打造法治人才协同创新基地,期待高校律所的合作能够为成渝经济区圈建设提供法治助力。
(重庆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刘西蓉)
随后,靳文辉教授与刘乃梁副教授分别就经济法学科建设现状、西部金融中心建设契机的情况作了详细报告,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中,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被定位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重庆市十四五规划》也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作为“十四五”时期重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随着金融法治需求的增多,本着“金融法治护航金融中心”的思路,重大法学院决定以经济法学科为中心,强化金融法治协同创新研究,在立法、执法、司法以及守法等多维度寻求研究突破。
(重庆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靳文辉)
(重庆大学法学院院长助理刘乃梁)
最后,胡光志教授总结道,以学科和律所“点对点”灵活的方式进行合作,是双赢的格局,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齐头并进,律所与高校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不仅能强化卓越法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还能助推区域法治建设共创新高地。
(重庆大学经济法学科带头人胡光志)
后续,德恒重庆将与重大一起,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建设为契机,共建“中国·西部金融法治协同创新中心”,同时,以金融法治为线索,统筹资源、优势互补,深化立法、执法与司法等多领域的协同创新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